冷卻塔淋水構件吊裝施工方案
一、 工程概況 本期工程建逆流式自然冷卻通風塔一座,冷卻塔淋水面積為6000M2,底部零米半徑50.871米。塔筒為現澆鋼筋砼雙曲線旋轉簿殼結構,人字柱為預制鋼筋砼結構,直徑為700MM,沿圓周等分成48對,共96根,人字柱支墩48個,環基共設8條施工縫。塔內淋水構架柱網間距為6000×6000毫米。環基和中央豎井基礎埋深分別為-3.80米和-3.30米,池底板底面標高為-2.50米,環基和中央豎井基礎及淋水柱基礎下面需用毛石混凝土做地基處理。淋水構架由200根鋼筋砼淋水柱和配水層及填料層的鋼筋砼主次梁(共1852根)組成,其中預制淋水柱46根,配水層及填料層的預制鋼筋砼主次梁765根。構件吊裝前的準備工作 (一) 場地清理和道路鋪設 在吊車進廠前,應將通往預制場的道路清理暢通,然后帶著吊車駕駛員到現場熟悉吊車的開行路線,淋水構件一部分由預制場先倒運到進冷卻塔的斜坡道兩邊的平地上,為了能滿足在吊裝過程中吊車來回多次的碾壓,斜坡道底層應用碎毛石做基礎,然后在上面墊上建筑垃圾或小碎石,鋪平后用壓路機或裝載機壓實。冷卻塔里邊基礎底板上的腳手管、竹笆、砼碎渣清理干凈,柱杯口基礎里的雜物清理干凈,杯口里的水用一臺1吋小水泵接管子抽到塔外。斜坡道邊的洼地應設置積水井一個,里邊放一臺4吋抽水泵隨時準備將水抽走,以保證斜坡道不受水浸泡。 (二) 構件的復查和清理 為了保證工程質量,在吊裝前應對所有構件進行全面的復查,首先復查每種構件的數量,本座冷卻塔共有預制淋水構件811根:其中淋水柱48根,分Z1、Z2兩種型號,其中Z1柱34根,Z2柱12根;淋水梁共765根,分填料層主梁、次梁,配水層主梁、次梁,每個型號的梁數量應清點準確無誤。復查構件吊裝時的砼強度是否達到要求應根據本批構件預制時所留置的同條件養護試塊的強度決定。還應檢查構件及吊環有無損傷缺陷和變形,另外還應檢查構件的外形和截面尺寸、預埋件和吊環的位置與尺寸是否正確,其允許偏差應在《火電施工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第一篇 土建工程篇)規定的范圍內。 (三) 構件的彈線與編號 在構件上應標注中心線,作為構件吊裝、對位、校正的依據。為便于應用儀器校核支撐結構和預埋件的標高及平面位置,也應在支承結構上劃上中心線和標高,必要時尚應標出軸線位置。具體要求是: 1.柱子 在柱身三面標出吊裝中心線。矩形截面柱按幾何中心標線,所標中心線的位置應與柱基礎杯口面上的吊裝中心線相吻合。此外,在柱頂與牛腿面上還要標出梁的安裝中心線。 2.梁 梁兩端及頂面應標出吊裝中心線,因梁截面都是矩形截面,所以吊裝中心線即梁中心線,在對構件彈線的同時,應按圖紙將構件進行編號。不易辨別上下左右的構件,應在構件上用記號標明,以免吊裝時將方向搞錯。